|
|
外用類抗癌藥具有蝕瘡祛腐、攻毒抗癌的功效。此類藥適用于各種淺表惡性腫瘤如皮膚癌、宮頸癌、肛管癌、唇癌等。 外用抗癌藥在癌瘤表面直接上藥,或在瘤體及基底部作浸潤性注射,使瘤體腐蝕脫落。此類藥基本有毒,一般不入湯劑內服,與其他內治抗癌藥配合使用,療效更佳。 其他類藥功效各不相同,但都有不同程度的消腫抗癌作用,臨床上常與其他類抗癌藥配伍使用。
|
 |
|
烏藥(樟科山胡椒屬植物烏藥的根。) |
別 名: |
蒡其(《本草拾遺》),矮樟(《本草綱目》),銅錢樹、香葉子、天臺烏藥、斑皮紫(浙江),白背樹、鯽魚姜、細辛樟、土木香(江西),白葉子樹(廣東)。 |
性味功效: |
葉辛,性溫。溫中散寒,理氣止痛。 |
臨床應用: |
近用于消化道腫瘤,如胃癌、腸癌,還用于膀胱癌等。
此外,還用于治療心胃氣痛、吐瀉腹痛、痛經、疝痛、尿頻、風濕疼痛、跌打傷痛及外傷出血。 |
用法用量: |
內服3~12g。 |
注意事項: |
|
|
 |
|
烏梅(薔薇科李屬植物梅的果實。) |
別 名: |
消果坍、酸梅子、紅梅(四川),梅露、桐梅、青梅、黃仔、合漢梅、干枝梅(《全厙中草藥匯編》)。 |
性味功效: |
味酸澀,性溫。斂肺澀腸,生津止渴。 |
臨床應用: |
可治療癌腫。臨床用于治療陰莖癌、宮頸癌。用烏梅27個,鹵水1000ml放于砂鍋或搪瓷缸內,煮沸后小火持續煮20分鐘左右,放置24小時過濾備用。每服3ml每日6次,飯前、飯后各服1次?赏瑫r外用做搽劑。服藥期間禁吃紅糖、白酒、酸、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本品近還用于結腸癌、直腸癌、食管癌、胃癌等。
此外,還用于治療肺虛久咳、口干煩渴、膽道蛔蟲、膽囊炎、細菌性痢疾、慢性腹瀉、盧經過多、牛皮癬。外用治療瘍久不收口,雞眼等。 |
用法用量: |
內用3~10g;外用適量。 |
注意事項: |
|
|
 |
|
石蒜(石蒜科石蒜屬植物石蒜的鱗莖。) |
別 名: |
龍爪花(江蘇、湖北、陜西),蟬螂花(江蘇、浙江),老鴉蒜(《世醫得效方》、汨西、湖北、陜西、福建),銀鎖匙(《本草綱目拾遺》引《百草鏡》),禿蒜、野蒜、明紅(江西),—枝箭(《百草鏡》、江西),三十六桶(浙江),避蛇生(湖北),鬼蒜、野獨蒜(福建),紅花石試(廣西),獨蒜(貴州),烏蒜,蒜頭草。 |
性味功效: |
味辛,性平,有小毒。解毒,祛痰,利尿,催吐。 |
臨床應用: |
每日1~2g,水煎服;外用適量。 |
用法用量: |
鱗莖接觸皮膚后易引起紅腫發癢,進入呼吸道會引起鼻出血,操作時要注意。 |
注意事項: |
|
|
 |
|
百合(百合科百合屬植物百合的鱗莖。) |
別 名: |
喇叭筒、山百合、藥百合、家百合、野百合。 |
性味功效: |
味微苦,性平。養陰潤肺,清心安神。 |
臨床應用: |
適用于肺癌、急性淋巴癌,此外,還用于治療肺結核咳嗽、痰中帶血、神絲衰弱、虛煩驚悸、失眠多夢。 |
用法用量: |
內服6~15g。 |
注意事項: |
|
|
共有 17條記錄, 5頁,顯示 1-- 4 1 2 3 4 5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