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川芎止痛湯
組成:川芎20~30克,荊芥、防風、全蝎各10~12克,地龍15~25克,細辛3~6克。
加減:寒重加炙附子(先煎1小時至無辣味,再納人余藥)、蓽撥;熱重加生石膏、黃芩、黃連;瘀重加赤芍、丹參、五靈脂;陰虛加生地、天麻、龜版、黃柏、知母。
用法:每日1劑,水煎,重者每日2劑。
療效:共治86例,緩解44例,顯效32例,有效6例,無效4例,總有效率為95.3%。
(2)止痛湯
組成:生地30克,玄參20克,生石膏(打碎先煎)30克,細辛3克,沒藥15克,麥冬15克,牛膝6克,白芷10克,當歸10克,川芎12克。
加減:寒重加赤芍、紅花;便秘加大黃或火麻仁;痛劇加珍珠母;反射性抽搐加鉤藤、蜈蚣。
用法:每日1劑,水煎,劇痛可日服2劑,分4次服。
療效:共治療56例,緩解15例,顯效32例,有效7例,無效2例,總有效率為96.4%。
(3)三叉Ⅰ號片
組成:川芎、桃仁、紅花、蔓荊子各9克,菊花、地龍、白芍各12克,細辛9克。
用法:先將細辛、菊花提取揮發油備用,再將已提過揮發油的細辛、菊花同余藥(白芍用半量)煎制成膏狀,加等量的95%乙醇過濾,再濃縮至膏狀,再以半量白芍細粉與煎膏制成顆粒,噴入揮發油,加潤滑劑壓片。每片重0.35克(含生藥8.2克)。每次服8片,每日3次。大劑量,每次可服16~20片。
療效:共治療100例,緩解18例,顯效22例,有效23例,無效37例,總有效率為63%。
(4)顱痛寧
組成:川芎2份,蓽撥1份。
用法:上藥用水醇法提取,制成注射液,每毫升含生藥2克。每次肌肉注射4毫升,每日3次,緩解后減半量。
療效:共治療82例,顯效52例,有效24例,無效6例,總有效率為92.7%。與西藥治療相比,發現本法療效較佳。
(5)龍蝎餅
組成:地龍5克,全蝎20個,路路通10克,生南星、生半夏、白附子各50克,細辛5克。
用法:上藥共為細末,加一半面粉,用酒調成餅,攤貼太陽穴,以敷料固定,每天1次。
療效:以上法治療45例,顯效42例,有效3例,總有效率為100%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