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名醫:巢元方
隋代醫學家。曾任太醫博士,隋大業六年(610)主持 編撰《諸病源候論》。其書列述各類病癥,為研究古代醫學的重要資料。 |
名醫:孫思邈
孫思邈,京兆華原(今陜西省耀縣)人,約生于隋開皇元年(公元五八一年),卒于唐永淳元年(公元六八二年),活了一百零二歲(有的考證活了一百四十一歲)。人們把他當做“神仙”,尊稱為“藥王”。他從小勤奮好學,七歲讀書,每日背誦一千多字,有“圣童”之稱。到了二十歲,已精通諸子百家學說,既“善談莊、老”,又“... |
名醫:張寶藏
張寶藏,字澹,唐櫟陽(今陜西臨潼)人,約生活于公元六世紀。唐貞觀年間(627~649),寶藏年已七十,任金吾長,時太京李世民患氣痢,諸醫屢治無效,于是下詔征醫方,寶藏曾患此疾,服乳煎畢撥方而愈,他具疏此方以。太宗服藥后,痢即全愈。寶藏因此授三品文官為鴻臚卿,是我國醫學史上官爵最高者。
|
名醫:崔知悌
崔知悌,許州鄢陵(今河南鄢陵)人,約生于隋,大業十一年(615),座于唐垂拱元年(685),享年70歲,崔氏出身宦族,歷任洛州(今河南)司馬、度支郎中、戶部員外郎,唐高宗時升殿中少監,后任中書侍郎,唐咸亨中(670~674)為尚書右丞。調露元年(679)官至戶部尚書。
|
名醫:張文仲
張文仲,約生于唐•武德三年,(620),卒于唐•圣歷三年(700年)。唐御洛州洛陽(今河南洛陽)人。武則天光宅元年(684)為侍御醫、后至尚藥奉御。文仲通醫理,尤功風與氣之研究。他認為風有一百二十四種,氣有八十種,若不能區分,會延誤病機而致死亡;治療氣病與風疾,醫藥雖然大抵相同... |
名醫:韋訊
韋訊,道號慈藏,約生于唐貞觀十八年(644),卒于開元二十九年(741)。唐京兆府(今陜西關中)人,曾為道士,精醫術,則天時(684~690)為侍御醫,與當時 名醫張文仲、李虔縱齊名,曾奉詔與張文仲為蘇良嗣診疾。中宗景龍年間(707~710)任光祿... |
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