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共有 29條記錄, 5頁,顯示 25-- 29 1 2 3 4 5
|
名醫:沈之問
沈之問,生卒年不詳,生活于十六世紀。自號花月無為道人。籍里履歷俱不詳。撰有《解圍元藪》,該書乃沈氏望祖父沈恰梅、父沈史軒和他本人三代相傳之資料及臨證經驗而成。書成于嘉靖二十九年(1550),是關于麻風病的專著。該書對麻風病因、診斷、治療和預防方法提出了許多精辟見解,內容相當豐富,沈氏在學術上尊古不泥,主... |
名醫:李中梓
李中梓(1588~1655),字士材,號念莪,又號藎凡居士。出身官宦之家。華亭(今上海市)人。曾祖李府,字一樂,為抗擊倭寇而捐軀。伯父尚雅字伯安,號鶴匯,負異才,供弟尚兗讀書。父尚兗,字補之,號震瀛,1589年中進士,曾任職兵部和吏部。兄中立,字士強,又字正宇,號念山,曾任浙江按察,四川主考,大理寺卿右評事。兄中... |
名醫:趙獻可
趙獻可,生活十六世紀后半期至十七世紀上半期。字養葵,自號醫巫閭子,鄞縣(今浙江寧波)人。善易而精醫;好學淹貫,醫德高尚,往來民間,人稱逸士、游仙。子貞,字如葵。能承父業,治病不問高低貴賤,不計禮酬。 趙氏著有:《醫貫》、《內經鈔》、《素問鈔》、《經絡考》、《正脈論》、《二體一例》等,《邯鄲遺稿》由... |
名醫:吳有性
吳有性(1561~1661?),字又可。吳縣(今江蘇蘇州)洞庭東山人,明代多次溫疫流行,是推動吳氏研究溫疫的客觀動因。當時醫學界“守古法不合今病”、“以今病簡古書”,以致投劑無效的現象,強有力地推動他思考,強烈的社會責任感,使他決心探索溫病。瘟疫流行,“時師誤以傷寒法治之,未嘗見其不殆也”,有因失治不及期而死... |
名醫:汪昂
清初醫家,字讱庵,安徽休寧人。性好醫學,勤于纂輯醫籍。編著有《素靈類纂約注》、《醫方集解》、《本草備要》、《湯頭歌訣》等,頗切實用,流傳甚廣,對傳統醫學普及頗有貢獻。 |
|
共有 29條記錄, 5頁,顯示 25-- 29 1 2 3 4 5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