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共有 29條記錄, 5頁,顯示 19-- 24 1 2 3 4 5
|
名醫:王清任
王清任(1768~1831),字勛臣,河北省五田縣人。曾祖王凝機為歲貢生,后因不肯投充,而設藥肆托于醫。清任初為邑武癢生,納粟得千總銜。為人剛直磊落,凡事主正義,在鄉鴉鴻橋河東村開小藥鋪時,立匾額曰“正中堂”,故意小書“中”字,以譏縣衙,因而受到迫害。只好流落他鄉行醫。其約于廿歲左右習醫,即發現“古人臟腑論... |
名醫:陳修園
陳念祖(1766~1823),字修園。一字良有,號慎修,福建長樂湄村人。祖父陳居廊,博學通醫。父陳廷啟,號二如,早逝。幼家貧,刻苦習儒,兼習古代醫典,尤推重仲景之書。早年肄業于福州鰲峰書院,乾隆五十一年(1786)補諸生。此后曾隨泉州名醫蔡茗莊(宗玉)學。乾隆五十七年(1792)中舉人,宴寓京師,時刑部郎中伊朝棟中風,不... |
名醫:吳瑭
吳瑭(1758~1836),字配珩,又字鞠通。江蘇淮陰人。少習儒,十九歲而父病亡,哀痛欲絕,遂廣購方書讀之。至張仲景《傷寒論·序》“外逐榮辱,內忘身命”之論,乃慨然棄舉子業,專攻方術。乾隆癸卯〔1783〕秋,赴京師,參與抄寫檢!端膸烊珪,得讀吳又可《溫疫論》,頓開茅塞。癸丑歲(1793),京師流行溫疫,友人強起之... |
名醫:張璐
張璐(1637~1699),字路玉,晚號石頑老人。江蘇蘇州人。明按察使張少峰之孫。少穎悟,習儒而兼攻醫。明亡后棄儒業醫,隱居洞庭山十余年,行醫著書,至老不倦。離鄉十六年,輯醫書一帙攜歸故里,故名之曰《醫歸》。將其中《傷寒緒論》、《傷寒纘論》刻行?滴踔。取《醫歸》殘稿,從頭檢點,并易名《醫通》(《張氏醫通》)... |
名醫:張志聰
張志聰(約1630~1674),字隱庵,浙江杭州人。少年喪父,遂棄懦習醫,師事名醫張卿子,窮研醫理,于《內經》、《傷寒論》頗有心得。構侶山堂于杭州香山,招同道、弟子數十人,講論醫學,為中醫醫學教育民間授徒形式之一大發展。著《素問集注》、《靈樞集注》、《傷寒論宗印》、《金匱要略注》、《侶山堂類辨》、《本草崇原... |
名醫:喻昌
喻昌(1585~1664)字嘉言,江西新建(古稱西昌)人,晚號西昌老人。崇禎三年(1630)以副榜貢生入都。曾上書欲有所為,不見納,削發為僧。不久又復蓄發,游于江南。晚年潛心著述,開堂講授醫學,精研醫理,尤精《傷寒論》。平生妙治甚多,治病多奇中,名振大江南北,民間多有傳說。 所著《尚論篇》《寓意草》《醫門法律》合... |
|
共有 29條記錄, 5頁,顯示 19-- 24 1 2 3 4 5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