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共有6條記錄,1頁,顯示1--6 1
|
名醫:雷斆
南朝宋時藥學家。曾著《炮炙論》三卷,記載藥物的炮、炙、炒、煅、曝、露等十七種制藥法。原書已佚,其內容為歷代本草所收錄,得以保存,其中有些制藥法,至今仍被采用,F傳《雷公炮炙論》,為近人張驥輯佚本。 |
名醫:陶弘景
陶弘景,字通明,自號隱居先生或華陽隱居,卒后溢貞白先生,丹陽秣陵(今江蘇鎮江一帶)人。陶氏生活于南朝,歷經宋、齊、梁三朝,是當時一個有相當影響的人物,博物學家,對本草學貢獻尤大。 陶氏為世醫出身,祖父及父親皆習醫術,且有武功。他自幼聰慧,約十歲時即讀葛洪《神仙傳》,深受影響,三十六歲辭官隱居句容... |
名醫:全元起
全元起(生卒年不詳)為南朝時齊梁間人,史籍育作金元越或金元起的,并為訛字,據《南史·王僧儒傳》稱,全元起在注《黃帝內經·素問》之前,曾就砭石一事造訪王僧儒。他的《注黃帝素問》,為我國最早對《素問》之注解。該書雖佚,但宋林億等在校正《黃帝內經》時,尚得見其書,并引錄其《內經·素問》篇名次序。全氏醫術... |
名醫:徐之才
徐之才是南北朝時期一代各醫,出身世醫家庭,其先祖為徐熙,南朝丹陽人,人稱“東海徐氏”。熙之子徐秋天,秋夫子徐道度及徐叔響,皆以醫著名。徐道度之子徐文伯,及同族徐謇,亦皆以醫名。后徐謇因故為北朝所俘,終于入仕北朝。徐之才系徐文伯之孫,徐雄的第六子,人又稱徐六,也為北朝所俘。而仕北魏,官至西陽王,故又... |
名醫:許胤宗
許胤宗,一作引宗,約生于南朝梁大同二年(536),卒于唐武德九年(626),享年九十余歲。許氏乃常州義興(今江蘇宜興)人,曾事南朝陳,初為新蔡王外兵參軍、義興太守;陳亡后入仕隋,歷尚藥奉御,唐武德元年(618)授散騎侍郎。
許氏以醫術著名,精通脈診,用藥靈活變通,不拘一法。... |
名醫:甄權
甄權,約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(541),卒于唐貞觀十七年(643),許州扶溝(今河南扶溝)人,因母病,與弟甄立言,精究醫術,專習方書,遂為名醫。甄權于針灸術造詣尤深,兼通藥治。一生行醫,活人眾多:隋開皇初(581)曾為秘書省正字,后稱病辭職。甄權通頤養之術,提出吐故納新可使肺氣清肅,是健身延年的有效方法;并主張飲食不... |
|
共有6條記錄,1頁,顯示1--6 1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