屬性:(方十二首、針灸法五首) 防風湯 屬性:治偏風甄權處療安平公方。 防風、川芎、白芷、牛膝、狗脊、萆、白術(各一兩)羌活、葛根、附子(《外臺》作人參)杏仁(各二兩)薏苡仁、石膏、桂心(各三兩)麻黃(四兩)生姜(五兩)上十六味、咀,以水一斗二升,煮取三升,分三服。一劑覺好,更進一劑,即一度針,九劑九針即瘥。灸亦得。 針風池一穴、肩、一穴、曲池一穴、支溝一穴、五樞一穴、陽陵泉一穴、巨虛下廉一穴。凡針七穴即瘥。 仁壽宮備身患腳奉敕,針環跳一穴、陽陵泉一穴、巨虛下廉一穴、陽輔一穴。凡針四穴即能起行。 大理趙卿患風腰腳不隨不能跪起行,針上、一穴、環跳一穴、陽陵泉一穴、巨虛下廉一穴。凡針四穴即能跪起。 庫狄欽患偏風不得挽弓,針肩、一穴即得挽弓。甄權所行。 治猥退風半身不遂失音不語者方∶杏仁去雙仁及皮尖三斗洗,入臼搗二斗令碎,研如寒食粥法,取汁八升,煎取四升,口嘗看香滑即熟,如未及此,則為不熟,唯熟為妙,停極冷。然后納好曲一斗六升,煎取八升,第一遍、也。次一炊,復取杏仁三升研取一斗二升汁,煎取六升,第二、也。次一炊,準第二、取杏仁汁多少為第三、也。若疑米不足,別更取二升杏仁研,取八升汁煎取四升。 更斟酌炊米、之。若猶不足,更研杏仁二升,取八升汁,煎取四升更、之,以熟為限。一石米杏仁三斗。所以節次研杏仁者,恐并煎汁酢故也。若冬日任意并煎,準計三斗杏仁取汁一石六斗,煎取八斗四升漬曲。以分之、酒熟封四七日,開澄取清,然后壓糟,糟可干末,和酒服之,大驗秘方。 又方、蓖麻子脂一升、酒一斗銅缽盛,著酒中一日,煮之令熟,服之。 又方、灸百會、次灸本神、次灸承漿、次灸風府、次灸肩、次灸心俞、次灸手五里次灸手髓孔、次灸手少陽、次灸足五里、次灸足髓孔、次灸足陽明各五百壯。 治大風半身不遂方∶蠶砂二石熟蒸,分作直袋三枚,各受七斗,熱盛一袋著患處,如冷即取余袋一根據前法,數數易換,百不禁瘥止,須羊肚釀粳米、蔥白、姜、椒、豉等爛煮熱吃,日食一枚十日止。 又方、蒸鼠壤土袋盛熨之瘥。 葛根湯 屬性:治四肢緩弱、身體疼痛不遂、婦人產后中柔風及氣滿方。 葛根、芍藥、桂心、干地黃、羌活(各三兩)麻黃、甘草(各二兩)生姜(六兩)上八味、咀,以清酒三升,水五升,煮取三升,溫服五合,日三。 麻子湯 屬性:治大風周身四肢攣急,風行在皮膚,身勞強服之不虛人,又治精神蒙昧者方秋麻子(三升,凈擇,水漬一宿)防風、桂心、生姜、石膏(碎綿裹)橘皮(各二兩)麻黃(三兩)竹葉、蔥白(各一握)香豉(一合)上十味、咀,先以水二斗半煮麻子,令極熟,漉去滓,取九升。別煮麻黃兩沸掠去沫,納諸藥汁中煮取三升去滓,分三服,空腹服。當微汗,汗出以粉涂身,極重者不過兩三劑,輕者一兩劑瘥。有人患大風賊風刺風,加獨活三兩,比之小續命湯,準當六七劑。 仲景三黃湯 屬性:治中風手足拘攣、百節疼痛、煩熱心亂、惡寒、經日不欲飲食方。 麻黃(三十銖)黃芩(十八銖)黃、細辛(各十二銖)獨活(一兩)上五味、咀,以水五斗,煮取二升,分二服,一服小汗,兩服大汗。心中熱加大黃半兩,脹滿加枳實六銖,氣逆加人參,心悸加牡蠣,渴加栝蔞各十八銖,先有寒加附子一枚。 白蘞薏苡湯 屬性:治風濕攣不可屈伸方。 白蘞、薏苡仁、芍藥、桂心、酸棗仁、牛膝、干姜、甘草(各一升)附子(三枚)上九味、咀,以淳酒二斗漬一宿,微火煎三沸,每服一升,日三,扶杖起行。不耐酒五合。(《翼方》有車前子)。 獨活寄生湯 屬性:夫腰背痛者,皆由腎氣虛弱、臥冷濕地當風得之,不時速治,喜流入腳膝為偏枯冷痹緩弱疼重、或腰痛攣腳重痹,宜急服此方。 獨活(三兩)寄生(《古今錄驗》用續斷)杜仲、牛膝、細辛、秦艽、茯苓、桂心、防風川芎、干地黃、人參、甘草、當歸、芍藥(各二兩)上十五味、咀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分三服,溫身勿冷。風虛下利者,除干地黃。服湯取蒴、葉火燎濃安席上及熱眠上。冷復燎之。冬月取根、春取莖熬臥之佳。其余敷熨不及蒴蒸為愈也。諸處風濕亦用此法,新產竟便患腹痛不得轉動,及腰腳攣痛不得屈伸痹弱者,宜服此湯除風消血。(《肘后》有附子一枚,無寄生、人參、甘草、當歸)。 菊花酒 屬性:治男女風虛寒冷腰背痛,食少羸瘦無顏色、噓吸少氣,去風冷補不足方。 菊花、杜仲(各一斤)防風、附子、黃、干姜、桂心、當歸、石斛(各四兩)紫石英上十五味、咀,以酒七斗漬五日,一服二合,稍加至五合。日三(《千金翼》不用干姜)。 杜仲酒 屬性:治腰腳疼痛不遂風虛方。 杜仲(八兩)石南(二兩)羌活(四兩)大附子(五枚)上四味、咀,以酒一斗漬三宿,每服二合,日再。偏宜冷病婦人服之。
●返回《備急千金要方》目錄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