屬性:治眼風赤暗方。 前胡、芍藥(各四兩)生地黃(十兩)芒硝、黃芩、茯苓、白芷、枳實(各三兩)人參上十五味、咀。以水一斗二升先煎竹葉,取九升,去滓下諸藥,煮取三升半,分三服洗肝干藍煎方治肝熱不止,沖眼,眼、赤,赤脈息肉痛閉不開,熱勢彭彭不歇,及目睛黃。 干藍、車前葉、苦竹葉(各三升)細辛、秦皮、蕤仁、梔子仁、芍藥(各三兩)決明子(四兩)升麻(二兩)上十味、咀。以水二斗,先煮干藍、車前、竹葉,取一斗,去滓澄清,取八升,納藥,煮取三升,分三服。須利,加芒硝二兩。 大棗煎方 屬性:治目熱、赤,生赤脈侵睛,息肉急痛,閉不開,如芥在眼磣痛。 大棗(七枚去皮核)黃連(二兩碎,綿裹)淡竹葉(切五合)上三味,以水二升煮竹葉,取一升,澄清取八合,納棗肉、黃連煎取四合,去滓令凈,細細以敷目、中。 治目中息肉方。 驢脂、石鹽(末上二味和合,令調注目兩、頭,日三夜一瘥。 又方、五加不聞水聲者根,去土取皮,搗末一升,和上酒二升,浸七日外,一日兩時服之,禁醋,二七日遍身生瘡。若不出,未得藥力,以生熟湯浴之,取毒瘡出瘥。 洗眼湯 屬性:治熱上出攻,目生障翳、目熱痛汁出方。 秦皮、黃柏、決明子、黃連、黃芩、蕤仁(各十八銖)梔子(七枚)大棗(五枚)上八味、咀。以水二升浸,煮取六合,澄清,仰臥洗目,日一。 治目生翳方。 貝子十枚燒灰,治下篩,取如胡豆著翳上,日二。正仰臥,令人敷之,炊久乃拭之。息肉者,加真珠、如貝子等分。 治目赤及翳方。 烏賊骨、鉛丹(大小等分上二味合研細,和白蜜如泥蒸之,半食久,冷,著眼四,日一。 又方、熟羊眼睛,曝干,治下篩,敷目兩角。 又方、白羊髓敷之。 又方、新生孩子胞衣,曝干,燒末,敷目、中。 又方、古錢(一枚),鹽(方寸匕)。上二味合治下篩,敷目、中。 治目風淚出浮翳多膿爛、方。 干姜、礬石、蕤仁、細辛、黃連、戎鹽、決明子(各六銖)銅青(三銖)上八味、咀。以少許水浸一宿,明旦以好白蜜八合和之,著銅器中,綿蓋器上,著甑中,以三斗麥屑蒸之,飯熟藥成,絞去滓,以新死大雄鯉魚膽二枚和納藥中,又以大錢七枚常著藥底,兼常著銅器中,竹簪綿裹頭,注目、頭,晝夜三四,不避寒暑,數著藥干,又以魚膽和好,覆藥器頭,勿令氣歇。 治熱翳漫睛方。 以羊筋漱口熟嚼,夜臥開目納之,即閉目睡,去膜,明日即瘥。(《千金翼》以治眼目不明)治風翳方。 取死豬鼻燒灰,治下篩,日一,向日,水服方寸匕。 治目熱生膚赤白膜方。 取雄雀屎細直者,人乳和,熟研以敷之,當漸消爛。 又方、以蛔蟲燒為末敷之。 治人馬白膜漫睛方。 以雞翎截之,近黑睛及當白睛嗍之,膜自聚,鉤針鉤挽之,割去即見物,以綿當眼上著血斷,三日瘥。 治目白膚風淚下,蕩風散方。(《刪繁方》名真朱散)光明朱砂(半兩)貝齒(五枚炭上熟燒為末)衣中白魚(七枚)干姜(三銖)上四味于新瓷缽內研之,濃帛三下為散。仰臥,令人取小指爪挑少許敷目中,取瘥為度。 (《千金翼》名真朱散。主目翳覆瞳,睛不見物)治目中生息肉,膚翳稍長欲滿目,閉瞳子,及生珠管方。 貝齒(七枚燒末之)真珠(等分)上二味合治如粉。以注翳肉上,日三度甚良。亦治目中瞇不出。 治目生珠管方。 滑石(一本作冷石)手爪甲(燒)龍骨、貝齒、丹砂(各等分)上五味治下篩。以新筆點,取當珠管上,日三度,良。 治毒病后,目赤痛有翳方。 以青布掩目上,以冷水漬青布,數易之。 治熱病后生翳方。 豉二七枚,燒末之,納管中。以吹目中。 治熱病后眼暗失明方。 以羊膽敷之,旦暮各一。 治風眼爛、方。 竹葉、黃連(各一兩)柏白皮(一兩半)上三味、咀。以水二升,煮取五合,稍用滴目兩,日三四度。 治胎赤眼方。 取槐木枝如馬鞭大,長二尺,齊頭油麻一匙,置銅缽中,旦使童子以木研之,至瞑止。 夜臥時,洗目敷,日三,良。 治目爛赤方。 取三指撮鹽,置古文錢上,重重火燒赤,投少醋中,足淹錢以綿沾汁注目、中。 治目中風冷淚出,赤癢,乳汁煎方。 黃連(十八銖)蕤仁(半兩)干姜(一兩)上三味、咀。以人乳汁一升浸藥一宿,明旦以微火煎,取二合,綿絞去滓,取如黍米許,納目、頭,日再。(張文仲方三味等分)治目中風腫痛,除熱揉眼方。 礬石三兩,燒令汁盡,以棗膏和如彈丸,揉眼上下,食頃,日三止。 洗眼湯 屬性:治目赤痛方。 甘竹葉(二七枚)烏梅(三枚)古錢(三枚)上三味,以水二升漬藥半日,東向灶煮二沸,三上三下,得二合,臨欲眠,注目。 治目猝腫方。 以醋漿水作鹽湯洗之,日四五度。 治目猝癢痛方。 削干姜,令圓滑,納、中,有汁拭卻姜,復納之,味盡易之。 五臟客熱上沖,眼內外受風,令目痛不明方。 地膚子、瓜子仁、青葙子、蒺藜子、茺蔚子、藍子、菟絲子、蕤仁(《千金翼》作車前子各二合)柏子仁(一合半)決明子(五合)細辛(一兩六銖)桂心(一兩十八銖)大黃(二兩)黃連(一兩半)螢火(六銖)上十五味末之,蜜丸。每服如梧子三十丸,食后服,日三(《千金翼》無柏子仁)。 治目赤痛方。 雄黃(一銖)細辛、黃連、干姜(各二銖)上四味合治如粉,以綿裹釵股唾濡頭注藥末,納大、頭,急閉目,目中淚出,須臾止,勿將手近,勿將帛,勿洗之。 又方、雄黃、干姜、黃連、礬石(各六銖)上四味合治并如前方,一方加細辛六銖。 治眼赤暗方。 杏仁(杏未熟時取仁搗汁一合)古青錢(三枚)青鹽(一兩六銖上三味合納、器中,封頭勿泄氣,百日后出,著目四、頭,日二三,避風冷。 治眼暗赤冷淚方。 蕤仁、波斯鹽上二味等分,治下篩,以驢生脂和,每夜敷目四角,以一粟大,密室中將息一月,日瘥。忌五辛。失明者,三十日敷之。 治目痛及淚出不止方。 削附子作蠶屎大,納目中臥,良。 治目不明淚出方。 以烏雞膽,臨臥敷之。 治雀盲方。 地膚子(五兩)決明子(一升)上二味末之,以米飲汁和丸,食后服二十丸至三十丸,日二盡即更合,瘥止。 治雀目術。 令雀盲人至黃昏時看雀宿處,打令驚起,雀驚起乃咒曰∶紫公紫公,我還汝盲,汝還我明,如此日日暝三過作之,眼即明,曾試有驗(《肘后》云刪繁載支太醫法)治肝氣虛寒,眼青KT、KT、不見物,真珠散方。 真珠(一兩研)白蜜(二合)鯉魚膽(一枚)鯉魚腦(一枚)上四味和合,微火煎兩沸綿裹納目中,當汁出藥歇,更為之。 治目KT、KT、無所見方。 青羊肝一具,細切,以水一斗納銅器中煮,以曲餅覆上,上鉆兩孔如人眼,正以目向就熏目,不過,再熏之。即瘥。(《千金翼》治眼暮無所見,不用曲餅)治眼暗方。 以銅器盛大酢三四升,煎七八日,覆器濕地,取銅青一合,以三月杏白仁一升取汁,和銅青敷之,日不過三四度,大良。 又方、古錢(七枚)銅青、干姜、石鹽、胡粉(各中棗大)黃連(三銖)烏頭(棗核大)蕤仁(一百十枚)菥、子(棗大)細辛(五銖)。ǘ希┣寰疲ㄎ搴希╅比~(一把取汁上十三味,治下篩,合煎,取三分去一,盛瓷器中。若燥取人乳和,敷目,慎風冷。 又方、每朝含黃柏一爪甲許,使津置掌中拭目訖,以水洗之,至百日眼明。此法乃可終生行之,永除眼疾,神良。 又方、柴胡(六銖)決明子(十八銖)上二味治下篩,人乳汁和敷目?梢箷,見五色。 治眼暗方。 七月七日生苦瓠中白,絞取汁一合,以醋一升、古文錢七枚浸之,微火煎之,減半,以米許大,納、中。 治眼漠漠無所見方。 蕤仁、秦皮、黃連(各十八銖)螢火(七枚)決明子(一合)上五味、咀,以水八合微火煎,取三合,冷,以綿注洗目,日三度。 常服蕪菁子,主輕身益氣明目方。 芫菁子一升,以水四升煮,令汁盡出,曝干,復以水四升煮如前法,三煮三曝,治下篩,飲服方寸匕。(《千金翼》云百日身熱瘡出,不久自瘥)明目令發不落方。 十月上巳日收槐子,納新凈甕中,以盆密封口,三七日發封,洗去皮取子,從月一日服一枚,二日二枚,日別加計,十日服五十五枚,一月日服一百六十五枚,一年服一千九百八十枚,小月減六十枚。此藥主補腦,早服之,發不白,好顏色,長生益壽。先病冷人勿服之(《肘后》云扁鵲方)。 又方、牛膽中漬槐子,陰干百日,食后吞一枚,十日身輕,三十日白發再黑,至百日通神。 治目中瞇不出方。 以蠶砂一粒吞之,即出。 治稻麥芒等入目中方。 取生蠐螬,以新布覆目上,持蠐螬從布上摩之,芒出著布,良。 治砂石草木入目中不出方。 以雞肝注之。 又方、以書中白魚和乳汁,注目中。 治目中瞇法。 旦起對門戶跪拜云∶戶門狹小,不足宿客,乃便瘥。 治目為物所傷觸,青黑方。 煮羊肉令熱熨,勿令過熱,豬肝亦得。 治目痛不得睡方。 暮炙新青布熨,并蒸大豆袋盛枕之,夜恒令熱。 目中赤痛,從內、始取之陰蹺。 目中痛不能視,上星主之,先取,后取天牖、風池。 青盲遠視不明,承光主之。 目瞑遠視KT、KT,目窗主之。 目KT、KT、赤痛,天柱主之。 目眩無所見,偏頭痛,引目外、而急,頷厭主之。 目遠視不明,惡風,目淚出,憎寒,頭痛,目眩瞢,內、赤痛,遠視KT、KT,無見,癢青盲無所見,遠視KT、KT,目中淫膚,白幕覆瞳子,巨、主之。 目不明、淚出、目眩瞢,瞳子癢,遠視KT、KT,昏夜無見,目、動,與項口參相引僻,目痛、僻戾、目不明,四白主之。 目赤目黃,顴、主之。 目,水溝主之。 目痛不明,齦交主之。 目瞑身汗出,承漿主之。 青盲目、惡風寒,上關主之。 青盲,商陽主之。 KT、目KT、KT,偏歷主之。 眼痛,下廉主之。 KT、目KT、KT、少氣,灸五里,右取左,左取右。 目中白翳,前谷主之。 目痛泣出,甚者如脫,前谷主之。 白幕覆珠子,無所見,解溪主之。 眼暗,灸大椎下,數節第十當脊中安灸二百壯,惟多為佳,至驗。 肝勞邪氣眼赤,灸當容百壯,兩邊各爾,穴在眼小、近后當耳前,三陽三陰之會處,以兩手按之,有上下橫脈,則是與耳門相對是也。 眼急痛不可遠視,灸當瞳子上入發際一寸,隨年壯。穴名當陽,風翳;加夷,灸右手中指,本節頭骨上五壯,如小麥大,左手亦如之。 風癢赤痛,灸人中近鼻柱二壯,仰臥灸之。 目卒生翳,灸大指節橫紋三壯,在左灸右,在右灸左,良。
●返回《備急千金要方》目錄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