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中國建筑的風水觀風水的科學性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風水,在易理思維的指導下,使得中國傳統建筑文化有了靈魂。它蘊涵著自然知識、自然規律、人生哲理以及傳統美學、倫理觀念等諸多方面的豐富內容。風水亦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神圣的環境理論和方位理論。風水理論,在景觀方面,注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和諧統一;在環境方面,又格外重視人工自然環境與天然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。風水理論的宗旨是:勘查自然,順應自然,有節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,選擇和創造出適合于人的身心健康及其行為需求的最佳建筑環境,使之達到陰陽之和、天人之和、身心之和的至善境界。在自然環境、自然方位上,風水理論總結了與建筑相關的天文、地理、氣象等方面的自然知識和相應的生活經驗。如把背山、面水、向陽看作是最好的自然方位。把適量的前高后低看作是最佳的宅院地勢,重視住宅建筑中水口和氣口的自然方位,主張居室空間的高矮大小、室內采光的明暗程度均應適可而止等。這些環境因素,都是與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關的。
從環境建筑學的角度來看,這些都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,也是值得認真地加以研究和借鑒的。
在文化環境、文化方位上,風水理論則是以河圖、洛書、八卦、五行等易學文化為基礎,通過建筑布局、空間分割、方位調整、色彩運用、圖案選擇等隱喻和手段,來實現其對于身心之和的環境追求。
從建筑心理學、環境心理學和行為建筑學的角度來看,這里也有諸多值得研究和借鑒之處。 |
|
|
|
 |
|
|